今天是:

学术交流

科研之星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学术交流 >> 科研之星 >> 正文

机电科技之星——电气工程系王健

发布日期:2024-11-25    作者:     来源:     点击:

王健,硕士研究生,毕业于东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,讲师,电工高级技师,河北省科技特派员,河北省“三区”科技人才;主持与参与纵向课题10项,发表论文15篇,其中高水平论文4篇;主持与参与横向课题16项,到账资金117.011万元;指导学生参加比赛获得国家级二等奖1项,三等奖3项,教科研成果奖1项。

一、深化校企合作,服务区域经济

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,要“深化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”。王健始终将这一指示铭记于心,积极主动地走出去,把技术送出去,把项目引进来。他深入调研区域经济,发掘企业需求。针对干壁钉存在称重效率低、人工成本高等缺点,为河北摩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开发了干壁钉智能称重控制系统,有效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,降低了用工成本。此外,王健还联合河北首力科技有限公司开发血液复温箱,通过精心设计嵌入式系统,确保血液复温箱同时满足军工和医用的双重严苛要求,显著提升了企业的行业竞争力。目前,该项目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项。

图1 王健开展技术服务图片

除了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之外,王健主动联系企业开展技能培训,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。先后为河北三厦厨具科技有限公司、河北永明地质工程机械有限公司、德龙钢铁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电气人员技能培训,累计培训5960人次。

图2 王健开展技术培训图片

王健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,积极为邢台区域外的企业提供服务。他为北京达博金属焊料有限公司(北京二轻集团下属单位)开展技术服务与技术培训,助力企业将控制要求与自身工艺相结合,成功研发出适合企业发展的设备。此外,王健联合河北博昊自控设备有限公司,为新兴铸管集团邯郸新材料有限公司开发压焊机伺服控制系统,使该企业产量提高了15%。同时,他还联合上海重熙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开发适合核电技术的产品,大力推广虚拟仿真技术和数字化技术,有效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。

二、组建科研团队,提升服务水平

“一个人或许能走得很快,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。”在系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,王健始终高度重视团队的培养与组建工作。当前,电气工程系已成功组建起一支极为优秀的科研团队,其成员包括王健、樊东亮、袁瑞、吴绍坤、侯国琛以及李尚然等人。科研项目不但锻炼了团队的科研能力,还提升了团队的专业水平。该团队成功申请市厅级课题三个,在参与或指导技能大赛方面,荣获国家级二等奖两项、国家级三等奖三项以及省级奖项十八项,并且撰写了三本教材。

图3 电气工程系团队开展技术服务照片

三、深化产教融合,科研反哺教学

王健始终牢记科研的宗旨在于培育更为出色的学生。在管理方面,身为电气工程系产教特区、实训室管理员以及自动化创新协会负责人的王健,从学生大一阶段起就着力培养他们的不同能力。他将企业案例拆解为不同的教学案例,为学生搭建起多样化的平台,成功培养出一大批兼具工匠精神,精于操作、通晓工艺、善于管理、协作能力强且富有创新精神的“新时代”工程师。学生们积极参与科研项目,共完成科研项目8项,在参与各类比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4项、省级奖项20余项。

图4 学生的部分成就

王健自学校毕业后踏入院校,在产教融合的进程中遭遇了诸多困难。他的一路成长,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扶持与学院的大力支持。在未来的征程中,王健及其团队将矢志不渝地走产教融合之路。他们会秉持孜孜不倦、兢兢业业的态度,高质量地完成每一项任务,全力塑造“机电”优质品牌,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不遗余力,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增添活力,为机电行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。